主持人:光明日报记者 晋浩天
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基础工程。近年来,我国为服务产业转型升级需要,出台新版《职业教育专业简介》,对职业教育专业体系进行优化调整升级,进一步提高职业教育专业适配产业升级的响应速度。一批服务国家战略、关系国计民生、满足社会需求、就业前景广阔、人才缺口较大的专业(群)受到学生的欢迎。
这段时间以来,随着高考成绩放榜,高校招录工作全面铺开,高职院校也迎来了新一轮招生录取工作。这是除春季高考招生(如高职单招)外,学生选择高职教育的另一重要途径。有志于成为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青年学生,个人兴趣特长不容忽视,但更为重要的是与时代和人民同心同向、同频共振。记者特邀“本科层次职业院校”及“双高建设校”相关专业负责人,为大家权威详解一批服务国家战略、关系国计民生的高职院校特色专业(群)。
(资料图片)
2023年浙江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赛项。胡扬辉摄/光明图片
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培养“精深性”“复合性”“创新性”人才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副院长宋海潮: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中国制造业由传统制造向高端制造转型升级,目前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卡脖子”技术难题,而解决这些技术难题,不仅需要科学家,还需要大批对接高端岗位的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职业本科专业因此设立。
根据职业岗位或岗位群的能力要求,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主要体现在三方面:专业对接岗位涉及技术领域更宽、涉及技术精深程度更高、工作过程复杂程度更高。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职教本科专业将学生培养定位为精密制造与应用、数字化设计与制造和先进制造技术与应用三个方向。这些技术技能人才具有典型的“精深性”,同时具备“设计、加工、检测”等多项技术技能的“复合性”,及采用先进制造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创新性”。
一般来说,人才培养采用“做学合一”的路径和校企联合协同育人模式。专业课程设置一般包括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专业拓展课程,并涵盖实验实训等有关实践性教学环节。专业基础课程包括机械制图与计算机绘图、数字化设计基础、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等。专业核心课程包括金属切削加工及机床、机械制造工艺与装备、数控加工技术及工艺编程等。专业拓展课程包括数控多轴加工技术、单片机原理与应用、智能设备安装调试与维护等。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实验、实习实训、毕业设计、社会实践等。学生可在校内外进行数字化设计、机械设计、产品质量检测、智能产线综合实训,也可在机械制造行业企业进行产品设计、工装设计、质量管理等岗位实习。
该专业学生毕业后,可选择机械制造、汽车工程、航空航天等领域的机械产品设计、工艺工程师、制造工程师等岗位,从事产品数字化设计、生产工艺编制及高端数控机床加工编程等工作。
2023年江苏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比赛场景。徐培钦摄/光明图片
新能源汽车工程技术:对话人类的出行演变
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大学汽车工程系主任张玉芝:伴随全球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发展新能源汽车已成为全球汽车产业转型发展的路线蓝图,也是我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的必由之路。发展新能源汽车是国内汽车产业实现“弯道超车”的重要机遇,而动力电池、新型底盘架构、智能驾驶等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成为其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离不开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的有力支撑。新能源汽车工程技术作为职教本科专业,紧密对接新能源汽车产业需求,人才培养主要面向新能源汽车机械工程技术、整车制造、技术服务等职业。专业课程设置基本分为专业基础、专业技能、能力拓展三个课程模块。专业基础课程模块,主要对接新能源汽车相关工作岗位通用的工程基础、技能与行动能力的培养。专业技能课程模块,主要培养学生新能源汽车生产工艺、质量管理与控制等方面的技术技能。能力拓展课程模块,则设置一些培养学生持续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课程。以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大学为例,该专业课程精准对接岗位能力、知识、素养需求,设置关于新能源汽车的整车设计、控制技术、试验技术、制造技术以及专业技能实训和实验等课程,培养学生过硬的专业技能、较强的数字化能力,及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
通过四年培养,学生可掌握新能源汽车构造与汽车理论、电子电气与自动控制等知识,具备新能源汽车整车及零部件设计、测试与制造工艺开发、工程软件应用等能力,能够从事新能源汽车整车与零部件及其配套设施的电子电气系统设计与调试、机械系统设计与改进、产品性能测试与评估、制造工艺设计与优化、生产现场管理与技术服务等工作。
江西省赣州经开区新能源汽车科技城教育园区的高职毕业生成为技能型工人。朱海鹏摄/光明图片
新一代信息技术:推动传统产业实现智能化升级
海南科技职业大学信息工程学院院长施金妹: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被列为七大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体系之一。《中国制造2025》要求,以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为主线,以推进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完善多层次多类型人才培养体系,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实现制造业由大变强的历史跨越。据国家有关部门预测,到2025年,新一代信息技术人才缺口将达到950万人。由此可见,培养一大批新一代信息技术人才,是推动我国产业顺利转型的紧迫性任务之一。
新一代信息技术专业群由多个专业共同组成,群内专业以计算机为基础、以智能化为共性,契合智能化时代的综合型、智能型人才需求。专业群着力构建“计算机学科素养+人工智能思维模式与技能+产业应用需求与实践”相融合的教学生态,培养具备数学基础、掌握计算机网络、数据计算与处理等相关基本技能,熟练运用数据挖掘与深度学习、传感网与物联网等专业知识,能进行智能软硬件产品设计、开发与运维的人才。以海南科技职业大学为例,新一代信息技术专业群包括大数据工程技术、物联网工程技术等4个职业本科专业,以及电子商务、新媒体等4个专科专业。当前,该专业群已将可穿戴设备、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辅助学习智能机器等技术设备融入教育教学,构建教与学互动新空间,促进人机协作的高效学习。该专业群还建设了36个实验实训基地,形成“1个专业+1个行业龙头企业+1个产教融合企业+N个中小企业”的校企合作共建模式。
经过三至四年专业学习,学生可进入大中型企事业单位,从事智能软硬件系统设计师、算法工程师、智能服务应用工程师等岗位的相关工作。在升学方面,专科学生可通过“3+2”专升本进入本科层次学习,本科生可考取硕士研究生,成为从事生产运行管理、工程设计等信息智能化方面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应用化工技术:培养现代化工生产高素质人才
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化工学院教授刘承先:化工是化学工业的简称,我们的衣食住行离不开化工产品。每一天的个人清洁,离不开日用化学品的助力;每一辆汽车的行驶,离不开化学能的释放;每一块芯片的生产,离不开高纯化学品的加持。可以说,便捷生活离不开化工的每一项创造。化工,是新材料制造的基础,是能源转化的核心,是信息产业的材料支撑。由于对化工生产规律的认识尚存不足,人们提起化工可能会联想到“污染”与“危险”。实际上,现代化工生产正朝着规模大型化、生产过程智能化、安全与环保要求更严格的方向发展。
应用化工技术专业旨在培养从事现代化工生产操作与控制、生产管理和工艺优化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有意报考这一专业的学生,需掌握支撑本专业学习和可持续发展必备的数学、信息技术等文化基础知识,学习一门外语并能结合本专业加以运用;掌握化工单元操作、化学反应器、化工生产技术等专业基础知识;具备参数调控、故障处理等技能,具备化工生产数据分析、智能技术应用等数字化技能,具有评估工艺技术并提出优化建议的能力;同时,学生还需掌握环境保护、化工安全、质量管理等相关知识与技能。
经过三年专业学习,学生主要就业方向为:在大中型化工企业的中央控制室,运用智能化工具实现优质、高效、安全的生产;部分学生可面向食品、环保等行业,从事生产操作控制、生产管理、技术管理等工作。深造方面,学生可在应用化工技术、化工智能制造工程技术等职教本科专业,或在化学工程与工艺等普通本科专业领域继续深造,成为在化工及相关领域从事生产运行管理、工艺优化与技术开发等工作的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
智能化精密制造:培养精操作、能创新的现场工程师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学院院长戴欣平:目前,智能制造领域越来越多的“人工体力型”岗位转为“人工智能型”岗位,岗位能力要求已从传统的机电液气综合升级为机电液气数网智综合,对人才技术技能要求更加复合:不仅应具备机器视觉、智能传感等跨学科专业理论知识、较高的实践操作技能,还要具备解决现场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智能化精密制造专业群涵盖数字化设计与制造技术等专业,实施产学研训创一体化育人路径,培养精操作、懂工艺、会管理、善协作、能创新的现场工程师。
产教融合,推行即产即学。校企共建产教深度融合平台,将企业的数字化设计、智能检测等新技术,通过教学化改造形成教学项目。实行现代学徒制培养,由校企混编的结构化教学团队担任主讲教师,学生通过生产岗位认知、专项训练和综合实践锤炼技术技能。
科教融合,推行即研即学。校企共建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等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开设工程创新实践类课程,推行工程创新能力培养的“量化积分”考核,实施创新活动轨迹管理,课内与课外贯通、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融合等,进一步提升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如金华职业技术学院智能化精密制造专业群推行“项目导师制”,以科研、技术服务、学科技能竞赛等项目为载体,以小组团队、专兼导师指导为组织,促进产学互动、学研互动和第一、第二课堂互动,全面提升学生的工程应用能力。
虚实融合,推行即学即练。围绕智能化精密制造的整体技术路线,以典型产品生产过程为载体,建设包含工艺设计、设备选取、制造加工、检测装配和数据管理等环节的“虚拟工厂”开放式资源平台,学生可先在虚拟空间进行沉浸式的工业机器人虚拟拆装、产线虚拟调试等练习,然后在真实设备上操作,通过“线上线下、虚实结合”训练提升技术技能。
学生毕业后,可从事智能化精密制造领域中数字化设计、多轴加工等紧缺型新技术岗位的相关工作,为智能制造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智慧农业:助力现代农业提档升级
北京农业职业学院院长范双喜:发展智慧农业,对于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实现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智慧农业产业发展迅猛,对于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日趋旺盛。随着现代农业产业提档升级,技能与技术型人才的工作岗位边界融合,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大量应用,生产水平极大提升,行业企业人才需求结构由对简单工序操作人员和单一岗位的人员需求,逐渐转为对现代设施、智能装备、信息系统等复合型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
该专业群培养具备智慧农业生产与管理及智能农业装备产品、信息平台组装调试、管理运维等方面知识与技能的高素质人才。上学期间,学生除需掌握文化基础知识外,还应掌握植物生长发育规律、人工智能等专业基础知识,掌握智慧农业设施技术、智能农业装备技术、农业物联网等专业理论知识,及物联网智慧农业系统调试与运维、智能农业装备应用等技术技能,具有运用农业信息技术对农业生产过程进行智能化监测及大数据分析的实践能力。
学生毕业后可进入智慧农业行业企业担任技术人员,从事智慧农业生产技术与管理、智能农业装备应用与运维、物联网信息系统运维与技术支持等工作,确保农业生产更智能、更高效、更绿色;可进入研究机构担任科研助理,从事智慧农业系统和装备的组装、调试和试验,逐步成为技术专家;还可以进入智慧农业技术、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等相关本科专业学习,实现学历和能力双提升,成为能够从事智慧农业系统架构设计、优化、过程监控,具备解决现场复杂技术问题和产品创新设计能力的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目前,北京农业职业学院智慧农业专业毕业生多就职于农业农村部规划设计研究院、国家农业智能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京农林科学院等单位。
智能控制技术:高新技术型新兴专业
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自动化学院教授陈罡:目前,我国智能制造装备和先进工艺在重点行业不断普及,离散型行业制造装备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步伐加快,流程行业过程控制和制造执行系统全面普及,智能控制技术专业应运而生。
智能控制技术是一门融合多学科知识、极具创新性和拓展性的专业,是国家大力倡导的新兴专业,是未来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设有电工电子技术、可编程控制器技术、智能控制系统与工程、传感器与智能检测技术等专业核心课程。其对接真实职业场景或工作情境,引入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实施模块化、项目化教学,利用数字技术,开展“一周一项目”“一学期一工程”等“虚实结合,以虚补实”的混合式教学方式,并设有工业机器人系统集成、产线数字孪生与虚拟调试、离散制造生产单元数字化改造等专业实践实训课程,训练学生综合运用多种专业知识,解决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以满足先进制造业发展和产业数字化转型对智能控制技术人才的需求。智能控制技术专业人才是“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模式下产业发展的关键与稀缺资源,就业前景广阔。在我国重点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加快先进制造业发展和产业数字化转型的大背景下,该专业面向装备制造业及智能制造产业,着力培养具备智能设计、智能生产、系统集成优化等专业能力,具有社会责任心、创新精神、跨学科知识实践能力的现场工程师。
学生毕业后可从事智能制造控制系统的集成设计、安装调试、维修维护以及智能制造控制系统的售前及售后服务等工作。如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智能控制技术专业以智能制造产业需求为依托,实施“多方向+X职业技能等级能力”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具有“岗位适应能力,持续发展能力”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软件技术:数字赋能美好生活
天津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与软件技术系副主任杨阳:近年来,我国在人工智能、物联网等领域不断实现重大技术突破,技术迭代和产业升级呈爆发式增长,大量的数字技术已融入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潜移默化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职业院校作为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主力军,须及时应对产业高速发展对信息技术领域人才提出的新需求。软件技术专业主要培养具备程序设计、数据库设计及网站设计基本知识,掌握使用主流编程语言进行软件项目设计与开发、网站建设、网站管理与维护等专业技能的高素质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
软件技术专业课程按照“主专业+微专业”课程体系设置,在“主专业”学习中,注重打牢软件技术相关专业知识基础,让学生掌握能够胜任计算机程序设计员、计算机软件测试员等岗位的专业能力;在“微专业”学习中,课程内容依托企业真实项目,按照学生认知规律和职业成长规律设置,涵盖云计算、大数据、移动应用开发、区块链等多个专业的核心课程或核心技能,助推学生全面提升岗位综合能力。
通过三年的培养,毕业生可就业于中小微企业的软件开发、测试、应用、运维等工作岗位,也可进入传统产业中的数字技术相关岗位工作;在升学方面,学生可选择职教本科计算机应用工程、软件工程技术等相关专业,或普通本科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等相关专业领域继续深造。
《光明日报》(2023年07月04日 13版)
Copyright 2015-2022 魔方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2022018928号-48 联系邮箱:315 54 11 85 @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