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双柏县第一中学崭新的科技馆内,2021世界机器人大赛总决赛TAI智能车挑战赛项一等奖(季军)的证书引人注目。
这是双柏一中赢得过的最高荣誉,也是云南省在该赛事赛项的历史最好成绩。
和这群山里娃一起追梦的,是南京大学第二十三届研究生支教团的团长、该校政府管理学院研一学生陈腾飞。支教结束时,他拿到了双柏县颁发的首届“荣誉市民”证书。
(资料图)
第一次听到“双柏”这个名字还是在2017年。当时的陈腾飞刚来到南大社会科学实验班学习。他从参加支教的学姐口中了解到那边的“艰苦且有意义的生活”。
早在2013年,南京大学就与远在几千里之外的双柏县牵手结对。10多年来,双柏迎来了一批批来自六朝古都的优秀学者、志愿者们。
更大的贡献
偶然的机会,2019年冬天,作为南京大学“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研修班的学员,陈腾飞跟随南大团委组织的大学生社会实践团,第一次来到双柏县。第一印象是,这里几乎没有一块平地。
横亘连绵的大山使得双柏县的山路尤为崎岖。零碎的农田也在山石间错落着。由于这里师资短缺,陈腾飞担任4个班的思想政治老师,还是一个班的班主任。陈腾飞看了学生们的成绩,有点“傻眼”。按这个成绩往下发展,能够考上大学的学生寥寥无几。
在陈腾飞担任班主任的文科班里,全班共有50名学生,其中有15名男生,班级名次是全年级倒数。“班里有几个同学爱调皮捣蛋,剩下的同学学习积极性也不高。”
白天进入村子里入户调研、协助整理危房改造档案;到了晚上,由于经常停水、断电,陈腾飞得以放下手机,在无边的寂静中看着星星,然后想:“作为大学生,我们怎样才能为这里作更大的贡献呢?”
“孩子王”
陈腾飞可不想“躺平”。与循规蹈矩的教学方式不同,陈腾飞更偏爱开放、促进学生独立思考的课堂教学。
在第一堂班会课时,陈腾飞就组织了一场辩论赛。在辩论赛中,同学们活跃的思维给陈腾飞留下深刻印象。“学习成绩没上来,很大可能就是学习习惯的问题。”
发现了问题,陈腾飞“对症下药”。沈富裕,是各科老师都“敲打”的调皮学生。陈腾飞送给沈富裕一本南京大学印制的文创笔记本。“这是我送给你的礼物,也是你的‘问题本’。你可以在本子上写下每天出现的问题。”
这个“问题本”让沈富裕感觉非常新鲜。
“4月20日,早上两节课想睡觉。4月22日,下午的课走神了。”沈富裕在“问题本”上诚实地写下自己的“问题”,这让陈腾飞忍俊不禁。
就这样,陈腾飞让学生们自主发现问题的同时,也像一个大哥哥一样为他们提供各种“小妙招”。此外,他喜欢让学生们提问、让他们勇于说出自己的观点。
让人没想到的是,第一学期结束,他教的4个班级学业水平考试通过率在全年级政治学科组位列第一;第二学期结束,他担任班主任的班级,从原来年级同层次排名倒数,变成连续7次考试排名第一的优秀班级。而沈富裕的成绩也一下子从“吊车尾”蹿到中上游。
陈腾飞课堂内外忙碌的身影让双柏一中校长尹琼看在眼里。从教多年的她感受到志愿者们与学生们交流时不像师长,更像同龄人。“腾飞,你们年轻,有独特的想法。不论你们想怎么做,我都支持你们!”
抓住机会
陈腾飞愈发觉得孩子们潜力无限,打心眼儿里喜欢。
与此同时,南京大学团委也积极搭建东西部交流的平台,为支教地的孩子们争取来参加机器人大赛的机会。
尹琼听到比赛的消息后,挠了挠头:“我们的孩子从来没有参加过机器人大赛,连电脑接触得都不多。”不过,尹校长还是让陈腾飞试试,最起码能让孩子们接触一下“高科技”。她专门为陈腾飞腾出了用于训练的空教室。
初到支教地,陈腾飞便接手了这一全新而又艰巨的任务。
了解大赛的赛程、赛制后,陈腾飞向学生们讲述起这个比赛。原来,在比赛中,学生们需要通过编程,操控智能车越过障碍、通过赛道。用时最短、碰撞障碍最少的智能车组就获胜。一个小组需两人,一人编写程序,另一人负责测量赛道长度、调整各类参数。
孩子们从来没有听说过这样精彩刺激的大赛。看着孩子们眼神闪烁,陈腾飞下定决心:“我一定好好带着孩子们训练,让他们体验体验!”
研支团的志愿者们一共选出6名学生,并分成3组参加训练。
虽然是文科生,但陈腾飞对于理工科也有浓厚兴趣。与他同来支教的志愿者张梓涵是理工科出身,陈腾飞立即邀请他来帮忙,两人组成“教练团”,为孩子们设计比赛策略。
完成比赛的“迷宫”部分有两个思路,其一是设计一套符合赛道规律的“死程序”。这要求学生们先对赛道进行精准测量,按照数据对智能车进行编程。
这种操作方式的好处在于求稳,经过精确的测量得出的程序会让小车跑得稳定。缺点也显而易见,就是浪费时间。
另一种方法就极考验团队的编程能力。那就是直接设计一套“活程序”。智能车在运行程序时能依据不同的路况,自行选择路线。“万一程序没设计好,那一定会撞到障碍物。”陈腾飞表示。
“我们根本没有接触过编程,这怎么办呢?”有学生问陈腾飞。
陈腾飞安抚着孩子们的情绪。他说,编程软件是大赛组委会专门开发的汉语编程软件,操作起来较为方便。就这样,他带着学生们开始艰苦的训练。
此后全国大赛,由于疫情原因,比赛改为线上。三支队伍只有一个跑道,再加上比赛中的几次失误,最终,他们只有两支队伍获得了三等奖。
在当地师生看来,这个成绩是双柏一中在国家级科创赛事中的“零的突破”。但这个成绩在陈腾飞看来不是很理想,“相信孩子们能够走得更远”。
“曾经的梦想在心里,而现在的梦想在路上”
2022年春天,世界机器人大赛如期而至。“教练团”商量决定直接由全国赛中成绩最好的一组选手参赛。
就在这时,在全国赛中失利的学生王光鹏给“教练团”写了一封长长的信。信中,他提到全国赛中客观条件对他们小组较大的限制,以及对于比赛中遇到的问题的解决方案。其中一句话让陈腾飞深受感动:“曾经的梦想在心里,而现在的梦想在路上。”
看着王光鹏的解决方案,陈腾飞心里踏实了。他和张梓涵拉着王光鹏前来训练,让他没想到的是,王光鹏操控的智能车直接跑出从未有过的好成绩。
“这个孩子心里憋着一口气呢!”就这样,以陈腾飞为首的“教练团”带着王光鹏和同学们再一次踏上征程。
最终,这群大山里的孩子不负众望,斩获世界机器人大赛总决赛(WRCF)一等奖(季军)。
王光鹏性格内向、腼腆。学习之余,他喜欢解决一些科学问题。此前,他就买来磁铁,研究“磁悬浮”的可行性。在他所绘制的设计草稿上,这样的新型交通会使家乡父老出行更方便、快捷。
其实,王光鹏从学校回到村子里要辗转大巴、电动车等多种工具,用时超过6小时。“正是因为这样,我才希望家乡能好起来,大家的出行不受困扰!”虽然设计依旧有很多漏洞,但王光鹏想将这一切变成现实。
他觉得,这次获奖给予自己更多自信:“我也能做好一些事!”
如今,他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学习之中。他希望高考的时候可以考一个好学校,念物理专业,学更多的本领,完成梦想。
对于王光鹏的获奖,双柏一中校长尹琼也非常震撼。“从此以后我更相信我的孩子们,希望我们还能参加这个比赛,将科技梦传递给每一个孩子。”
在听闻与他们竞争的团队,都来自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名校时,尹琼的声音竟有些哽咽。
不过,一切正慢慢变好。在南京大学校友的资助下,学校有了第一所科技馆。
陈腾飞清楚记得,科技设备运到的当日已是深夜,司机师傅着急卸货,而一两个人压根儿抬不动。最终,孩子们自发将这些设备抬到科技馆。“这是我们一起建造的科技馆!”
(尤强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超 来源:中国青年报)
Copyright 2015-2022 魔方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2022018928号-48 联系邮箱:315 54 11 85 @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