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讲述】
智慧水利专业——“千里眼”“顺风耳”保障国家水安全
讲述人:河海大学水利水电学院智慧水利系系主任 俞晓东
(资料图)
近年来,随着遥感、物联网、人工智能等一项项信息化手段的介入,水利工作者有了“千里眼”和“顺风耳”,能提前快速预警,有效减轻洪涝灾害损失。
河海大学智慧水利实验室内,学生在学习水工程建筑物基础知识以及无人机巡检操作。任杰摄/光明图片
在新时代背景下,践行“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需要水利业务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举个例子,我们想知道某个区域发生极端降雨后,会不会引发洪涝灾害,怎样有效降低损失。最有效的办法是搭建一个一模一样的虚拟区域,在里面设置一场暴雨,监测洪涝过程以及对该区域的影响,然后针对性地制定措施、降低损失,形成应急方案。当现实世界中暴雨来临,就知道可能发生哪些危险,迅速采取应对措施。
智慧水利就是水利进入数字时代的一种新形态,基于数字虚拟技术,实现预报、预警、预演、预案功能。面对当前智慧水利相关研发人才、应用开发人才和实用技能人才需求的井喷态势,河海大学率先提出创办智慧水利专业,依托学校水利工程一流学科和水利水电工程、水文与水资源工程、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物联网工程等水利类和信息类本科专业的一流师资与办学条件,开展校企深度合作,构建“水利+人工智能”复合专业培养新模式,培养既懂水利又懂信息技术的复合型人才,为我国智慧水利建设持续注入强劲动能。
作为新工科专业,智慧水利很重视对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希望选择这个专业的学生关注行业痛点、前沿动态,不要把思维局限在课本上,也不要把智慧固化在代码中,而是重视每一次课程实验、社会实践,把专业技术应用到实践中。
项目团队:光明日报记者张胜、唐芊尔、苏雁、颜维琦、赵秋丽、冯帆、张士英、王斯敏光明日报通讯员方彦蘅、赵怡宁、胡惠茹
《光明日报》( 2022年11月30日07版)
Copyright 2015-2022 魔方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2022018928号-48 联系邮箱:315 54 11 85 @ qq.com